◇◇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有关Anes《中国医科大学张励才等人两篇弄虚作假论文》的答复
  
本人葛志军(第一作者),对新语丝网站登载《中国医科大学张励才等人两篇弄
虚作假论文》一文的答复如下:

两篇论文均采用辐射热甩尾法和热板法分别探讨大鼠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
灰质孤腓肽和吗啡镇痛耐受的关系。结果发现:1. 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
灰质微量注射吗啡可产生明显的抗伤害作用。2. 连续注射吗啡可产生吗啡镇痛
耐受现象,该现象出现的时间可被中缝背核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微量注射孤腓
肽受体拮抗剂所减慢,而被孤腓肽受体激动剂所加速。3. 全身应用吗啡所产生
吗啡镇痛耐受现象可被中缝背核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分别注射孤腓肽受体拮抗
剂所减弱。在此基础上,我们认为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孤腓肽和吗啡
镇痛耐受有关。实验结果分别发表在Neuroscience Letters和Pharmacology上。
我郑重指出:

1、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属于两个不同的核团,探寻两个不同核团相
同神经递质的作用应该是独立的两个实验。

2、两篇论文药物注射部位是不同的,但实验结果显示用药后的变化趋势相同。
我很纳闷,难道不同注射部位就一定会有不同的结果吗?那么请问我们是尊重实
验结果?还是尊重推理与推测?这才是真正的科学性问题,若置结果于不问,甚
至“凑”结果于推测,那才是弄虚作假。我们再次核查实验室结果,这两篇论文
的原始数据是不相同的,均数和标准差也均不完全相同。也就是说按照科研设计
我就是做出这个结果。

3、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解剖结构上紧密相连。在两篇论文中,吗啡
注射部位中缝背核和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立体坐标均根据文献报道而来。 中
缝背核微量注射吗啡的立体坐标为:(posterior=?7.8 mm, lateral = 0.0 mm; 
depth = 6.4 mm);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微量注射吗啡的立体坐标为:
(posterior= –7.7 mm, lateral =0.5 mm; depth=4.0 mm)。

4.我欢迎你来实验室核对原始记录与数据,我也可以当场重新做此实验。我深
信我的实验是经得起重复的。我的邮箱如下:gejun78@yahoo.com。请你立即与
我联系,我的领导也已表态,若你在经济上有一定困难,你的差旅费可由我所在
的单位负责。但对于你对我本人品德方面的言论,我将保留进一步申诉的权利。

【方舟子按:Acnes《中国医科大学张励才等人两篇弄虚作假论文》发表于2008
年4月26日。涉嫌造假的两篇论文发表于:

Pharmacology 2007;80:261–268
Neuroscience Letters 413 (2007) 233–237

    我对比了这两篇论文刊载的10幅数据图,其曲线分别几乎完全重叠,的确如
Acnes所说,“所有这些图除个别数据点外完全相同,这在不同部位所作药理实
验中是不可能发生的。”实际上,即使是在相同部位重复做实验,由于实验误差
的存在,也是不可能出现几乎完全重叠的数据曲线的。】

(XYS200806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